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正文

观天下!孟子简介故事(孟子简介)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6-20 00:53:46

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2、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相关资料图)

3、与孔子并称“孔孟”。

4、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5、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6、孟子的出生之时距孔子之死(公元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

7、孟子的生平和孔子很孟子像(5张) 相似,都是贵族的后裔,平民出身,幼年丧父,一生所走的道路都是求学、教书、周游列国。

8、孟子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说字子舆,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9、拜孔子之孙孔伋的门人为师,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10、约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

11、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汲的学生。

12、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想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国(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13、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14、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15、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为《孟子》七篇”。

16、他曾跟着子思的弟子学习。

17、当通晓孔道之后,便去游说齐宣王,齐宣王没有任用他。

18、于是到了魏国,梁惠王不但不听信他的主张,反而认为他的主张不切实情,远离实际。

19、当时,各诸侯国都在实行变革,秦国任用商鞅,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楚国、魏国也都任用过吴起,战胜了一些国家,削弱了强敌;齐威王和宣王举用孙膑和田忌等人,国力强盛,使各诸侯国都东来朝拜齐国。

20、当各诸侯国正致力于“合纵连横”的攻伐谋略,把能攻善伐看作贤能的时候,孟子却称述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符合他所周游的那些国家的需要。

21、于是就回到家乡与万章等人整理《经》、《书经》,阐发孔丘的思想学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

22、在他之后,出现了学者邹子等人。

23、[1] 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4、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25、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2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7、”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28、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29、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30、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31、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32、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33、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34、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半身像。

35、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36、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37、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38、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39、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40、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41、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42、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

43、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

44、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

45、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

46、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47、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

48、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

49、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50、”“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

51、但是,这种同情仁爱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爱”,而是从血缘的感情出发的。

52、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3、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54、《孟子传》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

55、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民。

56、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57、第二、用贤良。

58、“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59、”(《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60、”(《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

61、”第三、尊人权。

62、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

63、第四、同情心。

64、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

65、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66、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

67、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68、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

69、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

70、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

71、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

72、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

73、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74、易子而教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75、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

76、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7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78、”(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

79、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

80、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的继承者自居,他的教育贡献也是无与伦比的。

81、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七篇,留给后世。

82、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83、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孟子很推崇“易子而教”的传统教育方法。

84、当他的得意门生公孙丑询问有的君子为何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时,孟子回答道:“势不行也。

85、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

86、继之以怒,则反夷矣。

87、……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

88、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

89、”(离娄章句上)父子之间由于感情深厚,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往往不严,对于儿子的一些错误和毛病也因为溺爱和骄惯而放任,从而使正确的教育难以为继。

90、所以,“父子之间不责善”,易子让别人来教育,既能从严要求,也能保持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不伤害感情。

91、《孟子学院》道德伦理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92、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93、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94、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

95、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96、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97、“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

98、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筑在封建等级社会的基础之上的。

99、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100、仁是一个古老的政治思想范畴。

101、《说文》解释仁字:“仁亲也。

102、从人二。

103、”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含义也不断有所衍变。

104、孔子论仁,则给予了更多的充实和发挥。

105、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孔子在多种意义上运用仁的概念,反映了孔子学说的理论上还不够完整而严谨。

106、孟子也最重仁。

107、孟子对于孔子仁的思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其中心点是为仁。

108、还进一步论述仁义礼智四者的关系,第二,在关于仁的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109、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还具体地提出了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具体的仁政措施。

110、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

111、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

112、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113、”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

114、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115、法先王法先王就是以先王的道德标准为规范。

116、推崇尧舜之道。

117、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118、法后王就是以后世君王的做法为规范,比较讲究实际,不泥古。

119、荀子虽然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但它具有一定的法家思想。

120、在这一点上,比孔孟进步。

121、荀子所谓的“后王”既不同于其所谓“先王”,也异于孟子所谓的“先王”,学术界一般把荀子的历史思想概括为“法后王”,使之与孟子的“法先王”相对立。

122、其实,荀子在对待历史的态度上,不仅“法后王”,而且也“法先王”,是后王先王并法重者。

123、 “先王”观念的形成以历史人物为摹本,凝聚了历史人物的一切智慧和才能,不是在现实层次上而是在理想层次上进行的,这是理解荀子先王特点的关键所在。

124、 荀子所谓“后王”,是对当时理想人君的理想化描述,在“后王”身上,凝聚了新时代发展的一切要求,“后王”成为礼法、王霸、义利……等品质的表征,荀子的“后王”与“先王”一样,也是在理想层次上而非现实层次上来表述的。

125、 与先王相比,荀子更注重“后王”所表征的价值和意义,荀子汲取先秦诸子的合理成分,适应了社会形势的发展,提出了义利并重,王霸兼施,礼法兼尊等一系列主张,较之孔孟儒家,商韩法家,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而“后王”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正是义利、王霸,礼法等思想的综合体现,“法后王”象征着历史的进步,荀子正是通过“法后王”来阐明自己进步的历史观。

126、哲学思想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

127、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128、他说:“诚者,天之道也。

129、”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

130、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131、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其思想主要以唯物主义的成分居多:《孟子》书中所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见解,包含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的。

132、在《孟子》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

133、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134、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

135、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36、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137、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38、(《公孙丑》)上)认识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139、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

140、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141、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方法中的“因材施教”。

142、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

143、而且,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

144、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145、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中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146、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

147、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148、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149、此外,孟子还非常重视修养。

150、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动力,完全仰仗于君子大发“仁心”。

151、这种“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贵在一个“养”字。

152、孟子以子思的“思诚之道”为依据,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等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的思想体系。

153、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相对(梁启超认为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了教育的必要性)。

154、“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

15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56、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157、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158、”(《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59、”(《尽心上》)孟子的性善论只说性善,南宋朱熹补充为“人之初,性本善”,明代王阳明继承并发展出“良知学说”,当代学者傅佩荣提出“性向善”。

160、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认为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的要求源于人的本性本心,有伦理学意义,同时“性善论”认为通过学习人人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子,又强调了教育的可能性,具有很大的的教育意义。

161、饮食见解孟子在饮食上提出了较多的见解,多被后人视为经典。

162、他从仁爱的角度出发,说道:“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63、”后人将“君子远庖厨”解为不近厨房,并作为孟子贱视烹饪的理论依据,这是不可取的。

164、所谓“君子远庖厨”,不过说的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理状态罢了。

165、也就是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羊即将被杀的样子。

166、“眼不见为净”,所以君子远离宰鸡杀鸭的厨房。

167、《礼记·玉藻》:选段译文当时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

168、君子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便不忍心见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

169、所以,君子总是远离厨房。

170、”《孟子》记载,诊断饮食是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

171、这与儒家自孔子开始对饮食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