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 > >正文

环球热点评!2015高考作文点评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2-08 20:25:49

高考作文,有命题作文,有半命题作文等方式,分析各省的作文命题规律,有助于得到先机。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2015高考作文汇总,希望大家喜欢。


(资料图)

2015高考作文点评

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

作文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紧扣“尊重规则,尊重生命”的热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贴近新课改实际,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一个好作文题。本题要求以书信的形式写一篇议论文,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发表自己的看法。既可以“点赞”小陈的聪明、深明大义——内举不避亲,又可以“质疑”小陈的行为——不为长者讳,家丑外扬;既可以语重心长地劝说、批评老陈,又可以评价警方依法办事,理所应当。总之,不论从哪个角度写,信写给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情文并茂,就是一篇佳作。

新课标全国二卷:最有风采的人

作文题: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他的博客赢得网友的一片赞叹。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点评:辽宁省实验中学教研处主任、辽宁省语文名教师赵志彦说,这是个传统命题,不易跑题。题目是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选择其中一个,写出自己的选择结果和思考判断依据。

这三个人属于不同的领域,但都是经过个人努力,在各自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代表人物。无论是科学家、工匠还是给人留下美好影像的摄影师,传达的都是正能量,反映出在社会每个领域都有作出卓越贡献的人。考生只要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无论选择为何都能写出不错的议论文。

这几年无论是分省命题还是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大多是关注社会、关注人们思想道德建设,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文题目,也体现了作文题目和时代保持同步的特点。

西宁二中语文教师刘文静:今年的高考作文也呈现以下两大特点:

(1)主题稳定:呈现鲜明的时代性。

新课标二卷的作文继承了以往全国卷的传统,和今年北京卷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和天津卷作文关于“范儿”的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代”二字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主题仍在热点话题范围之内,即关注社会、关注人生。“风采”一词可以用来指人的风度、神采,也可以指人的声威、名望,还可以指人的理想追求,三个人的追求恰恰呼应了当下鼓励笃学创新、务实敬业、分享奉献等主题。与人的出身、地位无关,每个人只要在社会生活中找到适合的位置,都会有各自的闪光点,而社会恰恰是因为有这些有着不同人生追求的人而显得更加多彩美丽。

(2)形式微调:鼓励多元自由的表达

今年的作文命题在形式上有所微调,采用了材料作文新闻类和讨论类的整合方式,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风采人物评选”这一情境中,而选择提问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能力是一种考验。这道作文题目思考角度多元:创新、务实、敬业、平凡中的伟大、个人兴趣与社会奉献……学生有足够多的立意空间,从三人中任选一种“风采”,化实为虚,无论是选择记叙文文体还是议论文文体,都能充分体现个体的价值思考,甚至将其作为以后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来看,这道作文题目不失为今年高考作文中一道好题。

北京:微作文和大作文

微作文三选一: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②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文体不限。③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大作文二选一:①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②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点评: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刘德水等专家认为,今年北京的题目有几个特点:

第一,考查学生的想象力,给不同阅历的学生更多选择。如大作文“深入灵魂的热爱”要学生写一种喜爱的植物、动物或器物,首次放开了全部文体,可写诗歌,实现了写作文体上的全开放。而微写作第三项要求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抒情文字,考验考生的想象力及抒发感情、表达感悟的能力。

第二,倡导阅读经典名著。如“微写作”中,让学生从《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章节或者片段,并陈述理由。这几本书有的是课外阅读书目,有的是当代文学名著,但均未进入教材。这道题意在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名著。

第三,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记叙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要求考生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一位“心中英雄”,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赋予了试卷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陶冶爱国情操等丰富内涵。

上海:造就和谐自我

作文题: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点评: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胡晓明:上海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目的趋势,我想归纳为两点,一是由外向内,越来越多地从关注外部的社会热点,转向年轻人的生命成长;另外一个趋势是由文向质,更加注重思维的训练,这更多地要靠平时的阅读积累。

对于中学生来说,生活当中如何去培植柔软素养,音乐美术文学艺术很重要。另外做义工,利用暑假时间去关心弱势的群体,为老人做些事情,为父母尽点孝心,这都是有助于自己的柔软的那个部分成长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环境,要在如何培养柔软的心方面,多用心。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表示,今年的题目延续了以往的风格,体现两概念对立统一的辩证思考,考验学生的思辨力。有时代性,强调人的内在精神的和谐统一,对健康人格培育、生命情怀的关照具有意义;写作空间很大,是一个开放的题目,可以从多角度切入。

广东:感知自然

作文题: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点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金涛认为,2015年广东高考作文为新材料作文,即只给材料,不作评判,不给观点,意在引发学生的思考。观点由学生从材料中归纳和提炼,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今年的材料着意在信息时代,要求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切入人与自然的主题,从而揭示出人距离自然的近和远。人与自然是个大主题,非常繁复,既传统又有新意,里面有非常丰富和开阔的内涵,这样就给广大考生以较大的自由和空间,既能让写作基础一般的考生有话可说,又可以让写作能力比较强的考生有较大发挥空间。

人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材料有三段:第一段看天象,第二段看地貌,第三段带有启发或总结性质。材料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有明显的哲学道理,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是一个好作文题。关键是第三段,要弄清“近”和“远”的含义,所谓近,就是对自然了解得真切、准确;所谓远,就是了解得不太全面、透彻。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没有绝对好的方法,也没有绝对坏的方法。

江苏:智慧

作文题: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点评: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孙芳铭分析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目有两个明显趋势:首先是材料文字趋于简约。以前的材料大都在两百字左右,有的达到五六百字,出题思路是引导考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但从考生角度看,这么多信息,有的存在干扰和误读。如今,材料的文字越来越简短,今年江苏作文的材料只有三十几个字,有利于考生明确主题,拓展思考空间。其次,高考作文越来越强调理性思维。这几年,高中生作文呈现出的低幼化趋势引起广泛关注,这和当前的语文教学以及作文出题思路有关,不利于高校选拔具有分析探究能力的考生。从今年高考作文看,不管是江苏的“智慧”,还是四川的“老实与聪明”,还是福建的“路”,都超越传统作文中的纯粹情感抒发,明显突出理性思维特点。

浙江:文章与人品

作文题: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对此你怎么看?

点评:浙江省高考阅卷负责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陈建新说,浙江省从2004年开始自主命题,回看作文命题,经历了具有文化色彩,引导同学们书写所见、所闻、所思,引导同学们理性思考等阶段。这反映了我们对高考作文的三个价值取向:第一,面向现实生活,关注现实,思考现实;第二,理性思考问题;第三,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这不仅能使我们在高考中得高分,在今后的人生中,也将获益匪浅。

杭州市教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成员沈仁红:2015浙江高考作文,释放了自我见解和自由表达的信息,鼓励求异、鼓励思考、鼓励表达。但又适当地框了话题列了有限的正反观点以避免套用、避免备用。每个人的阅历不一,碰撞的人事不一,思维品质和分析深度不一,对一文一人的看法自然是不一样的。在这个由新闻权威逐渐走向自媒体的时代,我们都成了多思的人,或者说升华成了思想的自由者。谁都可以在微信、空间里面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此,2015浙江作文,也是一次媒体素养的提点,这是在叫学生辨别声音背后的脸孔,甚至文字背后人心的节奏吗?

《作文新天地》杂志执行主编金旸:从题目来说,非常考验考生对知识、对文化的理解深度,但是题目主旨有些模糊,对部分学生写起来有些难度。为人与为文究竟是否完全相谐相合的话题,不止发生在文学领域,所以平时善阅读、勤思考的学生,能够引经据典,找到案例佐证自己的观点,在发挥上就相对容易些。

温州二中语文高级教师钟伟平:材料文字简洁,中心意思指向明确,即从“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中选择一个观点来阐述,避免了考生因理解材料稍有误差就满盘皆输的现象,考生不会在作文的角度方面纠缠不清,不再有离题、偏题的顾虑。材料角度过于专业化,考生要有大量的关于文与人的阅读积累,正如读顾城的诗歌还要读顾城的经历,读胡兰成的文章还要读胡兰成的为人,除此之外,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这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人人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